江苏神通:核级阀门国产化取得显著进展
从曾经依赖进口到如今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江苏神通的崛起是中国制造业突围的缩影。
文/本刊特约记者 陈静
2019年,美国对一家中国核电企业实施出口限制,引发业内对核电站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安全的担忧。当时,核级阀门的进口依赖问题尤为突出,它如同核电站的“控制开关”,直接影响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六年过去,江苏神通副总裁章其强在公司最新投资者问答中交出了一份不同的答卷:“随着科技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公司已陆续实现了蝶阀、球阀、隔膜阀、调节阀、仪表阀等核级阀门的国产化。”
01 国产化突破:从零到90%市场占有
江苏神通核级阀门的国产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2000年初,神通阀门还仅能为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提供备件与维修服务。当时,中国核电站发展处于“万国牌”阶段,设计、建造及管理均依赖海外引进。
转机出现在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组织核电阀门国产化工作。
次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出台,恰逢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这是核电阀门国产化的标志性项目”,章其强回忆道,“尽管当时仅拿到不到1000万元的订单,但作为国内阀门企业参与国际招标,已是突破性进展。”
真正的里程碑发生在2008年,神通阀门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项目中斩获全部核级蝶阀、球阀订单。
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压水堆核电站核级蝶阀、球阀设备实现全面自主化。
如今,神通阀门的主要产品涵盖蝶阀、球阀、调节阀等10个大类、160个系列、2000多个规格。作为我国核级蝶阀、球阀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
02 研发投入:专利466件,研发能力行业领先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江苏神通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支撑。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这样的投入规模在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持续的研发投入结出了硕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各类有效专利466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
这些专利不仅是数字上的积累,更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
董秘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强调,随着科技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公司已陆续实现了蝶阀、球阀、隔膜阀、调节阀、仪表阀等核级阀门的国产化,市场竞争力逐年增强。
03 国产化现状:整体已达85%-9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核电阀门国产化率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
据江苏神通透露,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核电阀门国产化率已达85%-90%。
这一数据体现了我国阀门装备制造业在核电领域的进步和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副总裁章其强在路演活动中进一步指出,国产化率已达85%-90%,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市场占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压水堆核电站用核电阀门等关键设备零部件自主化率已取得显著提升。这不仅包括阀门本身,还涵盖了配套相关零部件,这表明国产化工作已实现显著进步。
04 产业化进程:订单充足,17万台在线运行
产业化能力是衡量国产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截至2024年底,神通制造并投入在线运行的核电阀门已超17万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核电站。
订单情况同样反映了市场对神通产品的认可。2024年核电阀门订单达11亿元,在集团总订单量中占比超过40%。
对于核电行业阀门订单的收入确认,章其强表示,订单接到后,收入确认通常需要2-3年时间,分批交货。
这种长周期特点体现了核电设备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高标准要求。
05 未来展望:从核电到多元核能应用
面对未来,江苏神通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
“从早期的二代加技术,到AP1000三代技术,再到自主化的华龙技术,乃至当前最前沿的高温气冷堆等领域,神通在阀门研制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章其强介绍。
神通已参与山东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等核电项目的供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核电站供货保障,同时围绕核能应用的其他领域加强研发与生产。”
在核电阀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神通阀门正持续书写着属于中国企业的“神通”奇迹。
神通阀门的发展路径勾勒出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轨迹:从早期为核电站提供备件与维修服务,到2008年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项目中斩获全部核级蝶阀、球阀订单,再到如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
如今,江苏神通已将目光投向更远方——不仅继续做好核电站供货保障,同时围绕核能应用的其他领域加强研发与生产。
核级阀门的国产化之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