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事件对碳酸锂供给的影响需从多维度综合分析。根据最新信息,尽管该矿停产引发市场对供给收缩的担忧,但实际供需格局的变化可能使这一预期难以完全达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停产性质与产能实际影响宁德时代宜春枧下窝锂矿停产源于采矿许可证到期后的延续申请流程,属于暂时性行政调整而非长期战略退出。该矿年产能约10万吨碳酸锂当量(LCE),占国内月度供应的8%,但实际产量受矿石品位(平均氧化锂0.27%)和成本制约(单吨碳酸锂生产成本约8.77万元),此前利用率较低,甚至因锂价低迷在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据当地企业透露,停产前该矿及配套冶炼厂月产量仅5000-6000吨LCE,实际影响小于理论产能。此外,其他7座涉证矿山中,仅宁德时代矿证到期,其余有效期至2027年,短期内无停产计划。 二、供给端对冲力量显著1. 海外锂矿加速释放:澳大利亚Kathleen Valley、Finniss等项目产能爬坡,预计下半年供应增加1万吨LCE;赣锋锂业非洲马里项目一期50.6万吨锂精矿产能已投产,对应约6万吨LCE/年。此外,巴西Sigma Lithium将产能从27万吨/年扩至52万吨/年,2025年一季度开始贡献增量。2. 国内盐湖与冶炼产能补充:中国盐湖集团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已投产,盐湖股份4万吨/年项目计划年内落地;非一体化锂盐厂在期货套保利润刺激下开工率提升,部分一二线锂盐厂恢复生产。3. 库存消化能力:当前碳酸锂社会库存及仓单持续累积,据通惠期货测算,仅海外锂矿到港增量即可部分对冲江西减产缺口。 三、需求端韧性与价格接受度下游需求以刚需采购为主,正极材料厂原料库存维持在7-10天低位,高价接受度有限。尽管储能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但电池厂商对锂价反弹的预期较为谨慎,未出现大规模备货行为。从价格走势看,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在8月12日冲高至88840元/吨后回落,反映市场对供需矛盾实质性改善的怀疑。 四、政策不确定性与长期博弈新《矿产资源法》将锂列为独立矿种,宜春市要求8宗锂矿重新审批,可能影响后续供应节奏。但政策执行存在灵活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平衡环保整治与产业发展,避免过度冲击供应链;另一方面,江特电机等企业已通过合规流程取得锂矿资质,为其他矿山提供参考。此外,锂渣处理技术进步(如科力远“改良硫酸法”)和资源化利用(如陶瓷掺兑)可缓解环保压力,为产能释放创造条件。 五、市场情绪与投机因素停产消息引发期货市场短期炒作,碳酸锂主力合约两日涨幅超20%,但产业端实际成交清淡。大摩等机构指出,宁德时代此前计提减值的库存可能因锂价上涨实现价值重估,反而利好其财务表现。不过,情绪退潮后价格存在回调风险,需警惕海外供应释放及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的利空。 结论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虽造成短期供应扰动,但海外扩产、国内盐湖增量及库存消化能力将显著削弱供给收缩预期。中长期看,锂矿行业集中度提升(TOP5企业控制80%新产能)和钠电替代技术进步(能量密度达160Wh/kg)进一步制约价格上行空间。当前市场对停产影响的定价已部分透支,后续需关注采矿证审批进度、盐湖产能释放节奏及下游需求兑现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