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股票私募机构呈现出高仓位持股的态势,主观策略强势回归,众多机构看好市场结构性机会。以下是具体分析:高仓位持股情况:截至9月12日,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8.04%,较前一周上升2.96个百分点,升至今年以来最高位。其中,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八成)的私募比例大幅提升至60.02%,较前一周增加5.81个百分点。不同规模的私募机构普遍保持较高仓位运作,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为78.22%,较前一周大幅上升11.11个百分点。主观策略强势回归原因及表现: 市场环境改善:相比于2022年-2023年过度防御的市场风格,随着情绪修复和基本面定价的逐步回归,选股型管理人迎来了更加友好的市场环境,这使得主观策略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选股方面的优势。 风格切换有利:去年底开始的大小盘风格切换,大盘价值风格从节前开始阶段性占优,而主观多头策略的持仓通常更多地覆盖中大盘股票,这一波风格的切换让主观多头整体迎来了反弹良机。 业绩表现突出:今年业绩居前的主观策略私募平均收益率大幅超过同行的量化私募。截至2025年8月底,业绩居前100的主观私募今年来收益均值为37.43%,而百强量化私募今年来收益均值为26.69%。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分析: 科技自主可控:相较于海外算力板块的强劲表现,国产算力板块的行情展开尚不充分,估值仍有修复的空间。近期互联网大厂的新增订单已成为产业层面的积极催化剂,有望推动板块行情进一步深化。 新消费等成长板块:随着少数成长性赛道拥挤度增加,资金将越来越注重投资的安全性边际,一些具备预期差、交易相对不拥挤的成长板块可能存在新的配置机会,如新消费、创新药、机器人、AI硬件等。
|
|